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伦之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 14:5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夜、莫愁 于 2010-10-1 15:24 编辑

类型:剧情 / 冒险 / 喜剧
导演:柯克·琼斯 Kirk Jones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 德鲁·巴里摩尔 Drew Barrymore / 凯特·贝金赛尔 Kate Beckinsale
语言:英语
片长:USA:100 min
上映日期:美国:2009年11月3日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 意大利
简介:
  故事翻拍自1990年的同名影片,主人公是一位鳏夫,他在妻子去世后,决定去探望多年未见的孩子们,共聚天伦。但这次旅行让他百感交集:他所寄予厚望的孩子们各有各的烦恼,过的并不如意。孩子们试图撒谎以安慰父亲,而父亲则在妻子的坟前诉说着“大家一切都好”。


影片的小花絮
【打折牛肉和葡萄酒】
影片开头,为了迎接儿女们回家,父亲去超市采购。卖肉的柜台前,售货员问今天不买打折牛肉吗,父亲说要给孩子们买好的牛排。摆放葡萄酒的货架前,父亲问售货员,哪种葡萄酒好,希望买瓶孩子们看得上眼的。
寥寥两个镜头,让我们看到,精挑细选背后,是父亲怎样的心啊!我们哪个父母不是这样,我们哪个孩子回家不是一桌热气腾腾的好饭菜在等待。父母总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可是在习以为常之后,我们是否真正懂得和珍惜?


【电话线】
影片多次出现电话线以及打电话的镜头。在电话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的今天,人们也在一次次的反思,包括电话在内的一些新技术的应用,究竟是拉近了还是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电话线传递出的声音是会骗人的,也许是千疮百孔的生活,也许是留着泪水的脸,却依然可以平静地说“Everybody’s fine”,电话线维系的亲情,是典型的报喜不报忧。在沮丧、困顿、失落、悲伤的时候,两个小时的电话可能不及与家人坐在一起两分钟带来的安慰更多。


【回到小时候】
“回到小时候”是该片最特别的拍摄手法之一。在父亲看望每个孩子的时候,借用父亲的视角,看到的都是子女儿时的模样,每一个都天真烂漫,或者有着可爱的笑容或者有着需要父母帮忙解决的问题,而这正应了“无论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孩子”的心理。
小时候我们是离不开父母的,需要父母拥抱、需要父母宠爱、需要父母安慰、需要父母呵护,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和父母保持距离,会悄悄地抽出父母牵着的手臂,也会厌烦父母的管束和照顾,情感的疏远给每个父母都会带来失落,他们选择把记忆停留在了我们小时候。


【画家还是油漆匠】
大儿子小时候说想当一个油漆匠,父亲说要当就要当画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定程度上是鞭策和鼓励。但在各方面资质受限的情况下,太高的希冀往往也带给孩子莫大的压力。
影片始终有一条隐线,使得最后父亲也终于领悟,当孩子长大,每个父母也要学会放手。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规划和生活,理解孩子,做个最好的听众,孩子才会回归家庭,也会感受到家人理解和支持的幸福。


     看完影片,我真想责骂那平庸的宣传和俗套的海报,差点害我误以为是个肤浅的爆米花喜剧而错过这样一部佳片,但后来仔细想来,单靠画面定格和文字概括想要洗练出这部影片的内涵和意境该有多么难啊。
     有时我们如同片中的子女,跟父母报喜不报忧,自以为善意的谎言就能让父母更宽慰,因此久违相逢的亲情寒暄中也常是一些无奈的隐瞒;我们更善于用一个电话去温暖空巢父母孤寂的心,即便一个简单的节日聚会都会因为生活琐碎使之难上加难;父母在我们生活中的到来更像个累赘,甚至我们都无法用心去关切他们的病痛而不得不手忙脚乱得应付体面的生活状态让他们感觉满意。
       有时我们如同片中的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强加苛求,我们只懂得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能够成就伟大的理想而不懂得融入他们的理想;我们太过严厉,如同一个专制者赋予他们任何生活的权利或禁令。
      所以常回家看看。看看父母,也让父母看看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追忆白。

GMT+8, 2024-5-19 20:47 , Processed in 1.27767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