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残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2:4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你是你的父母,如果从我的父母身上,你会想到你的父母,你的心中会不会不安,你会觉得我们很残忍。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很贫穷,而且很落后,甚至村里许多人连我们处在中国的西南部都不知道。虽说村里人没有文化,但他们很热情,很友好。我姓邓,父母和姐姐都喜欢叫我小邓,姐姐比我才大三岁,我确实有些不舒服。这下子村里人都叫我“小凳”,我有时想:小凳也不错,至少可以坐吧!我家并不富裕,可以说以说是一贫如洗。四间茅屋,夏夜可以“举头望明月”,秋天也可以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家里的家具除了三张床以外,就只剩下一个父母结婚时的木柜子比较值钱,一张残破不堪的桌子和四根长凳,加上我,我家就有五条凳子,听父亲说,我这个年纪,本应该有爷爷和奶奶的。而且听说我的爷爷和奶奶有文化,但他们被革了命,他们受不了如此的打击,终于爷爷跳河自尽,奶奶为了爷爷而殉情。也许现在他们永远在一起了。他们的坟墓在屋后的老槐树旁边。
   现在改革开放了,成昆铁路将从我们村里经过,闹的村里沸沸扬扬。首先是掀起一股读书的热潮。父母让我和姐姐去上学,但姐姐也许害怕重蹈爷爷和奶奶的覆辙,于是她放弃了。而父母坚持让我上学,父亲由于爷爷奶奶的影响,知道科学文化支持的重要性,他严厉地对我说“小邓,你若是想走出这山村,到外面的世界去,你就必须努力学习。否则,我们还是这样贫穷。你姐姐我们靠不住,你就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明天”当时的我还小,根本不知道这些话的份量。
   我第一天到了学校,父母让我带了鸡蛋。来上学的人都带上了自己的板凳,而我没有。老师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她亲切地问我:“你叫什么名字,同学?”我被同学两个字震慑了,我第一天来,老师叫我同学。我吞吞吐吐地回答:“我叫邓明天。:我看着老师的脸,她大概有二十五六岁,很年轻,充满了朝气,于是我自己认为她一定是一位好老师。她问我:“你有什么话说吗?”“老师,我没有带板凳。”我小声地说。在一旁坐着的同学说:“你就是小凳,还带什么凳啊?”说完,一旁的同学,整个教室的同学都哈哈大笑。而老师把自己办公用的长凳给了我坐。我非常感激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也带上父亲特意为我做的板凳。我也要提到我们的教室,说是教室,是由于我们在这里上课,如果换成了和尚,这里就是一座寺庙。木板就是所谓的黑板,粉笔就是石灰,书也是手抄本。我在同学们口中打听到我们的老师姓李,名叫李兰,于是我总亲切称呼她李老师。
   我对所学的很感兴趣,而且父亲对我也很严厉。在我努力学习中,时间过得很快,庆幸的是我考上了初中,村里没有初中,要到乡镇上才有,我认为我可以走出山村了。父亲的脸上的皱纹没有丝毫的松动,仿佛是木刻上的一般,风把他的头发吹得乱乱的,也吹动着他身上补了又补的衣服,他啊默无声息地抽着旱烟,看起来是如此高大,有有一些脱俗。我很快意识到我的错误,原来父亲对我的要求如此之高,我低下了头。
   我上中学了,而父亲更加辛苦地工作,母亲却为我操更多的心。我走的第二年,铁路已铺到我们村,在铁路通车之前,我的生活费全由父亲种菜的钱和母亲卖鸡蛋凑的。我似乎为了父亲给我交给我的任务,而埋在书堆里,很快我又毕业了,升入高中。
   上了高中,这便给贫穷如洗的家里雪上加一层淡的薄霜。因为我要上高中,所以父亲不得不更加辛苦地劳作,而母亲也不得不帮别人做衣服之类的来维持家计。姐姐也去车站卖些鸡蛋。铁路在我初中毕业时就已经修好通车了,铁路的通车给我们家带来了些额外的收入。。这次回家,我惊奇地发现,母亲头上多了许多白发,父亲没有以前那么高大,但还是那么健康,但眼睛有些肿,显然是睡眠不足。姐姐长高了许多,看起来似乎还是有些娇小。我很担心我们这一家人,父亲却宽慰我说:“孩子,你有今天的成绩我很高兴,你不用担心我们,你尽管放心去上学,努力学习,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完成学业。”母亲看着我说:“我们虽然很穷,可我们很勤劳,你既然知道我们穷,你就应该更加努力,争取走出这个穷山僻壤。孩子,我们老了,只有靠你走出去了。”姐姐在一旁沉默了。
   在高中的学习中,我肩负着全家希望走出山村的重任,眼前时不时浮现出父亲坚信的眼神,我边发疯似的学习。功夫不负苦心人,在耕耘的夏季,我带给了父母,还有姐姐一份惊喜。我被市医科大学录取了。父亲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慈祥而且发自内心,但脸上的皱纹更深了。而且皱纹之间的皮肤却加上了一层黑色,豆大的汗珠挂在下巴上。衣服更多了几个洞,看上去衣服已经面目全非,手中握着一把锄头。我很久都没见他笑得这么灿烂了,正如夏日的阳光一样。可是他站在我面前,他已经显得那么苍老,但目光还是那么深邃。母亲更是高兴,逢人就说:“我儿子考上大学了,你们知道到吗?”很快全村人都知道了。村长带村里人来庆祝我考上大学,他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土豆,有鸡蛋,我萝卜等。在家里呆的这些天,我看到了全家人是怎样劳动的,在晚上,我睡不着,便到屋后的槐树下坐着,望着星空,睡在硬板的床上,我渐渐流下了泪水,弄湿了被子。第二天,我看着父亲去地里,姐姐喂猪、喂鸡,母亲做鞋、衣服,而我,什么都帮不上忙。我只能做饭。真挚做饭姐姐也和我抢,我觉得以前她不是这样的。在闲着的时候,姐姐对我说她要出嫁了。我想,姐姐这么大了,也应该出嫁了,但我还是很舍不得她。在她出嫁的过后几天,也到了我上学的时候了。
   为了给我凑足学费,父亲卖了家里的三头肥猪,另外还有十六只鹅。母亲也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全部是零碎的小钞,我知道这是她靠卖鸡蛋积攒下来的。我拿着钱,感觉异样的沉重,我很小心地捧着,就像捧着一个珠宝做成的花瓶,非常有分量,仿佛被风一吹就会破碎一样。我坐在火车上,看着父母充满希望的眼睛,渐渐离开,最后他们的身影开始模糊,我靠着窗户,再次落下了眼泪。槐树下的家里只留下了他们老俩口。
   到了学校,我一边打工,一边学习,这也能够维持我的生活,可每月还是照样能收到父亲寄来的钱。有了多余的钱,我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表,我追求名牌,即使我没有足够的钱买一件新的名牌衣服,但我会等到它降价了再买。我担心山里人会被城里人看不起,我也开始时髦起来,染发,上网,有时夜不归宿。总之大学里没有人管,似乎我根本没有意识到父母的艰辛,我被城里人的生活熏陶和侵蚀了。我似乎也忘了父母,只有在收到他们寄来的钱时,他们的身影才会在我脑中出现淡淡的一抹。我已经三年没有回过家了,但我打算有了工作和房子后才回家。
   如我所愿,我一年后毕业,有了工作,也分到了住房,我这才有了回家的打算。过了四年,村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灯代替了油灯,家里有了电视机,生活也改善了,我在火车上便有了一种衣锦归故乡的感觉,我心里想着让父母到我家里去享受清福。到家以后,我这才发现一切都晚了。
   事实摆在我面前,一个勤劳的、盼望着走出山村的父亲,对儿子充满希望的父亲,只能永远地活在我心中,他那慈祥的面孔,深邃的眼睛,深深的皱纹,孔武有力的手,这一幕幕都浮现在我脑中。他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力量支持我,我成功了,但他却安详地走了,与世长辞。母亲在一旁安慰我,但无济于事。人死不能复生,就算我哭瞎了眼睛,也是没有用的。我问母亲,你们为什么不告诉我父亲亡故,我这个做儿子的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母亲对我说,是因为在我走后的第三年,怕影响我的学业,父亲在临死前嘱咐他们不要通知我的。其实父亲非常想见我,想等我回来,想抱我的儿子,可是他没能坚持到那一天。
   在临走那天晚上,母亲说她要带上一些东西,我知道,家里什么都没有,根本没什么能带走,可母亲执意要带上,我也就不勉强她了。我帮她在柜子里翻她要带走的东西,我被一张又皱又破的票据吸引了。就拿出来仔细瞧了一下。我刹时就目瞪口呆了,父亲居然去卖血,这怎么可能,我真不敢相信。可是票据上写着父亲的名字,这是不争的事实。接着,我又找出了第二张,第三张,上面的日期相隔了三个月,这就是说,父亲每隔一个月就要去卖一次血,即使是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的。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那么强健的身子会经不住一点感冒,终究与世长辞。而在看看大体日期,这个时候我的心一下冰凉,仿佛是我在用一把尖刀捅死了父亲一样,我的腿一软,跪下了。母亲见我跪下了,便急忙问我原由,我此时嘴里竟说不上一句话来,而是大口大口地呼吸,就像离了水的鱼一样。半天挤出了几个字:“我父亲……竟然……去……卖血!”母亲听了后脸煞白,和她的头发一样白,我们相对无语。过了一会儿,母亲对我说:“孩子,前两年的菜很贱,可你父亲每次卖菜回来后,都很高兴地说他又卖了一个好价钱,我不相信,他就拿出钱给我看,我却不知道他去卖血。哎!苦命的丈夫啊!我们不偷不抢,我们辛勤劳动,可我们还是没有挣到足够的钱供孩子上学。”母亲也边说边哭,我其实早就在不住地落泪。会议一下我的大三生活,那时我挥金如土,夜不归宿,原本,我挥霍的是父亲血汗钱,我真恨不得一头撞死,我问自己:“你还是人吗?你简直连禽兽都不如!”我想,如果父亲当初知道我这样,他不病死,也会被我气死。他的身影浮现在我面前,他的声音回响在我耳边。这个世界上,仿佛有一个无形的人,看到别人就会指着我说:“瞧他,他有多残忍!”我冲出房门,跑到父亲坟墓旁边,大声叫道:“父亲,我对不起你!”喊声在山间回响,最后消失在风声中,即使我喊破喉咙,父亲也听不到了。回到家里,母亲和我都哭累了,很快便睡着了。在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老槐树上重重砍另外一刀,而老槐树的汁液顺着刀流了出来,不停地流。树干上出现了父亲面容,他还是微笑着,还是那么慈祥,他埋下头,看到了流出的汁液,叶子很快落了下来。
   第二天,我们告别了村里的乡亲们,乘上了到城里的火车,我看得出母亲很高兴,因为我终于让她完成了心愿,走出了山村。透过她脸上深深地皱纹,我能够看出她过去是多么辛苦地工作。我感觉她变了,头发白了,手的茧变多了。视力变坏了,人也瘦小了,但她穿的衣服和裤子没有变。我还清楚地记得她和父亲送我离开时,就穿的这一身衣服。母亲望着远去的家乡,也有些舍不得,于是对我说“孩子,以后我死了,把我和你爹葬在一起,也好和你爹有个伴。”我深深地记住了。到了我家,母亲就像个孩子一样,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她很喜欢看电视,她说世界真神奇,通过一个盒子便能看到世界.一下子她又悲哀起来:“要是老头子在就好了,他也能看看世界。”她看我望着她,便回忆似地意味深长地说:“我从前老问你爹,我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可他总是说,明天,明天就能,但他还是没能活到明天,哎!”说完后,她长长叹了口气。
   母亲在我家住了一年,她什么都舍不得买,衣服也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刚过上了安稳的好日子,可她却因心脏病去世。我便看到了她以前和父亲的生活。我于是想:也许天下的父母把孩子抚养长大,他们付出了所有,却似乎根本没有想过要得到报答。这也许对做孩子的我们来说,我们真的会感到我们很残忍。




[ 本帖最后由 sui_z 于 2008-1-19 02:44 编辑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2:58:59 | 只看该作者

补:

看了帖子《子欲孝時而親不在》,就想到了上面的这篇在《萌芽》上文章,也许的确有些旧了,也许只是个故事,但还是拿出来晒晒。
3
发表于 2008-1-19 10:38:08 | 只看该作者
只是以为谴责文中的我似乎有失公允。虚荣心和自尊是每个人都有的,劣根性也罢,动力也罢,更多的应该是病态的社会的责任。。。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6:5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北庭骏 的帖子

并没有刻意的非要去谴责谁,只是想说说,对于父母还是要多些沟通和关心
5
发表于 2008-1-23 01:47:03 | 只看该作者
父母毕竟是给与我们生命的人

人为什么称之为人类?
感情丰富是必然
最主要的使人有独立的思维吧

没有什么说不清楚的
问题在于你怎么讲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追忆白。

GMT+8, 2025-7-18 17:00 , Processed in 0.57334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