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白。
标题:
《澜本嫁衣》七堇年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和。
时间:
2008-12-10 17:54
标题:
《澜本嫁衣》七堇年
[attach]14747[/attach]
内容简介
在江南小镇长大的主人公由残疾的母亲收养成人,后与表姐叶知秋共进一所大学。叶知秋年纪轻轻却涉世颇深,经历复杂,使得相形之下的学生妹“我”显得幼稚单薄。两个成长过程中迥然不同的姐妹开始了各自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
在经历了爱与被爱,欺骗与被欺骗等女性角色的无奈和失落,婚姻的错位和失败后,姐妹俩对人间平静的残酷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
作者:
风和。
时间:
2008-12-10 17:55
自序
文/七堇年
去年的冬天我在津城的小街道上,看到院落里的一扇门旁有只木牌,上书“澜本嫁衣”四个楷体字,心中顿觉惊喜动容,来回徘徊,还拍下了照片。
两个月之后我再去寻找这家店子,它却奇迹般地消失了。问遍附近的商家,都说,这里从来没有过澜本嫁衣。
我怀疑这不过是我的幻觉。
这年夏天我终于写完《澜本嫁衣》,我知道我也已经告别了一个纯真年代。
我相信,对于这本书中的记述,有人会觉得龌龊难当,情愿合上纸页,停止洞察与他的理解和想象完全相悖的另一个世界。他们不相信这个世界的存在——或者说,他们相信,但不愿意面对。
我是说,也许。
但当我们都实质上身处同一个垃圾场的时候,停止洞察的人有停止洞察的权利,但我不能因此羞于叙述的继续,止于已经即将昭然若揭的真相跟前。
记得年少的时候,我读罗曼.罗兰的书,他写: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在我初次迈进叶知秋的生命戏场,惊怯痛楚地在台下同形形色色的众人一道观望经过精剪之后由她上演的折子戏时,我同样恐惧直至颤抖,无从相信这个笑贫不笑娼的世界竟有这般的肮脏可惧。
人间是一艘浮在欲望之河上的船——河流因为混杂过多新旧杂陈,良莠不齐的人性欲念而散发着微微腐臭——但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认是人的全部欲望承载了整个人间。从善的欲望。作恶的欲望。生的欲望。死的欲望……混合并汇成一股黏稠而沉缓的当下发生,最终化为历史,静静流向虚无之境。
而这一切又远远超过了爱的遗却。关于失足堕落,关于猎奇的代价。关于缺憾,关于恩德,关于暴虐……以及最终的,灵魂的失敏。感知与记忆的消亡。
我沿着她走过的路途,便从一个幻灭望见了另一个幻灭。幻灭之间的空白是如风中残烛一般的洁净希望。我以书写讣告般的心情着笔,为人心的希望和幻灭,为人间的纯洁和污秽,书写散发着腐臭的供词。
我想我义不容辞。
作者:
风和。
时间:
2008-12-10 17:55
文摘
这一夜凌晨打烊的时候,知秋手里攥着客人给的小费,早就醉了。我拖着她走路,她却如此对我说——
我的感情像一杯酒。第一个人碰洒了,还剩一半。我把杯子扶起来,兑满,留给第二个人。他又碰洒了。我还是扶起,兑满,留给第三个人。
感情是越来越淡,但是他们每个人,都获得的是我完整的,全部的,一杯酒。
幸还是不幸:她还是在相信感情,和爱。
知秋并没有因童年不幸而成为郁郁寡欢的忧愁少女。她总将内心缺失与伤害,以最大限度释放,对周遭没有容忍。因为无从容忍。
过去一直打架,惹事。母亲叶青已经对此感到失望并且放弃。发泄犹如一种生存渠道。知秋从不将往事搁置在内心,如寻常少女一样以至忧郁自闭。相反她其实很容易快乐,在洛桥时虽然在同学中相当骄横,以前却是和游泳队的队员交情很深的。
而康以明于她而言更加特殊,记得小学初中的时候,他总来学校接她下课。遇到怒气冲冲堵着她算账的家长,康以明就站在前面去帮她挡。不认识叶知秋的家长,都没有料想到打架的会是这样一个看上去瘦小单薄的小女孩。他们骂:看你这个样子,怎么会这么没有教养!
叶知秋从小就是一副豆芽模样,身体非常的薄瘦。以明这么高大,两人走在一起并不十分相称。但康以明自少年时代起就怜悯她,大约因此有特殊感情。
两个人什么都不多说,彼此之间比普通朋友多了一些什么,又比恋人少了一些什么,似乎更像兄妹。
接她下课,去街边吃小吃。也看电影,或者和其他队友一起出去逛街。少年时代的情谊,朗爽亲密,并无太多情爱成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她喜欢的印有偶像封面的杂志在学校门口的报亭脱销,他便骑着自行车满城寻找,一家一家地问。买到了之后,下课去接她,送到她手里,看她欣喜若狂的样子。知秋家贫,她极少有新的衣装,但她又是非常爱美的女孩子,在游泳队仍留着长发,即便是旧衣服,也频频更换。
以明把妹妹不穿的好看衣服,未经同意就拿出来送给她。又在采血站向军队和体校集血的时候,虚报年龄去献血,用得到的补助钱给知秋买了一条白色纱裙。
但是没有说过爱。也没有亲密的举动。互相也并不觉得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是爱情。
一个女孩若不信任家庭关爱——不论这关爱的能力如何——若她不信任,且寄希望和感情过多地予他人,早早走入世界探欢,多半需要走过一些苦难,短则赔上青春,长则赔上一生。女人若以世间为家,某种程度上是必有不幸的。知秋如是。
母亲告诉我,外祖母死前执着她的手说,人活着就是一块布,它最终被做成了什么样子,靠的是裁剪手艺。即使你想成为一件旗袍,但裁剪你的人把它做成了汗衫,你就得忍受做一件汗衫的命。
母亲中年的时候,从一条飘着秋叶的街道上捡回了我。我并不具备照亮她生命的光能,只不过在她的孤独深处多了另一道孤独的影子。这么些年,我不知道除此之外,像我与知秋这样不知疲倦地深入人生,有何意义。
但叶知秋大概不这样想。
在我有限的所遇中——人或者事——我明白知秋有别于任何人而存在:自然这是后话,也都是我与她一步步走进了迷局之后才渐渐清晓的事实。一些事如果牵扯过于浩繁的细节,便容易被忘记。在她间或出现,又间或消失的片段之间的罅隙,深藏了不被知晓的人与事。我也是在多年之后,才渐渐串联起有关她的全部。
我只是常常想起她的脸来,比如我在夜间的海滨小城行走时,在燥热的荒郊野外搭了陌生人的便车时,或者跪在清真寺的地毯上祷告,与主相对却无话可说时,我就会想起她来,迅疾从我记忆中闪过,只是不断提醒,她还存在于我印记中,却不再详细勾勒其景其形。
作者:
伏案写梦
时间:
2008-12-14 07:04
这本书我有看过.但是没耐心看下去。
作者:
谧
时间:
2008-12-14 11:28
以前很喜欢她。
可是现在好像什么都过去了。
那些纯真年代。我应向他们告别了。
作者:
红桃°兔子
时间:
2008-12-16 22:04
喜欢她成熟老练的文笔,和细腻感官的语言。
近期准备去买来看,蛮喜欢她的。:kiss:
作者:
夏寂柒。
时间:
2008-12-17 09:20
我這裏都賣完她的書了……:time: :time:
作者:
lost.
时间:
2008-12-17 09:22
有时间找找看。:)
作者:
___大菽真帥
时间:
2008-12-27 21:09
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哦~我爱这句话
作者:
安玍
时间:
2008-12-27 22:47
着本书、
让莪想起了安妮、
看完后、
竟然发现、里面的句子又几句和安妮写的一样、
作者:
安_白
时间:
2009-1-8 20:18
这本书现在就在手边,小⑦的书有个突飞猛进的改变,成熟了,还是喜欢她以前那种纯真的感觉,总觉得她的散文比小说要好。不过还是喜欢他
作者:
泡杯牛奶说你好
时间:
2009-1-14 16:54
有多少人对这本书报以失望,但我不觉得,这不过是一个一如既往的书写者
作者:
木紫。槿。
时间:
2009-1-16 16:59
刚才在火车上还看来着。
相比这本而言更喜欢她的大地之灯。
依。 发表于 2008-12-14 23:01
啊 我喜歡你的灰太郎和紅太郎 抱抱。
作者:
ぺ.o
时间:
2009-1-18 13:59
好像不是很了解。
作者:
xwweijing
时间:
2009-1-20 08:44
昨天才买的,还没有看完,但曾经一直很喜欢小七的文笔,很喜欢她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作者:
弦。
时间:
2009-1-23 20:42
七堇年 虽然年轻 但她的文字很有深度
感觉很厚重
很有启发呢
作者:
哀君,
时间:
2009-7-10 23:55
我喜欢这本书,某些句子看到后,隐隐作痛。
有自己的影子。
作者:
惜衾。
时间:
2009-7-11 00:28
七堇年。
写这一类的书,毕竟不是安妮。
看过这本书。
唯一的印象就是康以明以一种禽兽的方式活着。
唯一记得就是知秋的那句话。
她的感情如酒,倾洒,填补,变淡,直至索然无味。(当然原句不是这样的。)
如若我是知秋,我绝不会用水填补。这世上,还有宁缺毋滥,还有玉碎之说,就终究会有这样的人。宁而不屈求。
作者:
镜中的孤独迷城
时间:
2009-7-15 21:44
七蓳年的文字
有一种很沧桑的感觉,和妈妈讨论过过,认为那样的年级,不应该会有这样的文字和经历
但是却很希望她一直写下去,走下去
期待她以后的文字
作者:
Kerry
时间:
2009-7-20 02:01
很早看过。
经历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还是很喜欢她的文字,她的态度
作者:
轻吟浅唱
时间:
2009-7-20 10:50
这本说描写得太冷静而残酷了·
有点心里接受不了。
虽然这是个现实的社会
相比还是喜欢《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作者:
白丁
时间:
2009-7-28 07:56
这本不喜欢,怎么变得和柯艾的其他一样,写暴力 吸毒 ML
还是《大地之灯》干净 纯美
作者:
深锦。
时间:
2009-7-28 08:27
其实这一本就喜欢一段,,
就是写
知秋如酒
那一段,
作者:
Zero.
时间:
2009-7-28 08:42
值得一看,有空在找找。
作者:
黑森林
时间:
2009-7-30 20:52
我并不具备照亮他生命的光能,只不过在她的孤独深处多了另一道孤独的影子。
很好。的确也是这样。
作者:
紫苑花开
时间:
2009-8-13 11:57
很喜欢这本书的。也很喜欢堇年
作者:
yard39
时间:
2009-8-16 22:29
她终究弄巧成拙了。文笔洗练是她最大的资本。
作者:
公子无鸾。
时间:
2009-8-19 02:22
很喜欢她的这本书。我猜她是个淡定的姑娘。
作者:
程度不紧要2
时间:
2009-8-21 21:30
这本书 第一遍看的时候 没怎么用心的看 只是因为她喜欢
后来分开了之后 又看了一遍 看的我心里麻麻的
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总之怪怪的.
不过 真的是很棒 哈哈哈
作者:
墨佳
时间:
2009-8-22 22:08
一直特别的喜欢七堇年,可是,这本书,感觉她变了,不是那种青春的语句了,多了些成熟,觉得陌生……
作者:
M r丶星辰。
时间:
2009-8-23 22:51
一叶知一秋~~
作者:
海丢丢
时间:
2009-8-24 08:33
这本书,名字看到过两次。。。咳咳。。最近米看书。。
作者:
夏暖熙。
时间:
2009-9-4 23:28
……这本书其实是很让我失望的。感觉七堇年也江郎才尽了么……怎么尽是些安妮宝贝式的桥段…
作者:
昨天
时间:
2009-9-5 10:07
好书,有种对世界的疑问
作者:
呓夜
时间:
2009-10-21 20:10
还是比较喜欢堇年的散文,有种平和的味道。
作者:
SISSIRIN
时间:
2009-12-1 20:46
这本书拿在手里感觉很轻很舒服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你不知道我在你身上有过多大的梦想
挺喜欢一生的
作者:
堇斯年
时间:
2010-2-4 22:42
也许真正的喜欢上七堇年就是因为这本书。
觉得写的很好。
作者:
繁闹。'
时间:
2010-2-4 23:32
相当喜欢她的文字。
作者:
纪从安.
时间:
2010-2-6 14:57
听过这本书。 但是还没看。
我想我会把这本书看一遍,
作者:
小蚊。
时间:
2010-2-8 11:45
一直很喜欢她。
也早就买了也读完了。
可是每次翻阅,都有不同的感受。
《澜》也许过于黑暗,却也是最真实的社会。
也有太多关于此书模仿安妮的流言。
只是,喜欢就好。
没有谁说过文笔不可以改变不可以模仿吧。
一但走到某个时期,成熟与蜕变是无法抵挡的。
推荐七的《大地之灯》。
作者:
扑满扑满。
时间:
2010-2-9 11:43
特别喜欢七菫年。
特别喜欢这本书。
特别心疼倔强骄傲的
知秋
。
作者:
你是我的蜉蝣。
时间:
2010-2-21 21:51
最喜欢七了!!!
作者:
Veronica。
时间:
2010-2-26 21:18
{:5_109:}为什么我现在讨厌那些过于黑暗的东西。这本书感觉没有大地之灯好看我半天就看完了。
现在果然还是爱看国外的小说。
作者:
小茶
时间:
2010-3-12 16:41
还是看黄碧云吧,七也许只是她的追随者
作者:
void。
时间:
2010-3-14 14:34
这本书挺赞的 有点平时都曾被我们忽略的东西在里面。
作者:
小七isn't我
时间:
2010-3-23 09:50
我原来从来不看CASTOR的东西。
有一天无聊到极致了。
拿来看了一遍。
哭了两次。
然后全忘了。
这就是小说的力量吧。
作者:
暮白
时间:
2010-4-1 20:27
呵呵 这本书以前看了的···
欢迎光临 追忆白。 (http://www.ourwhite.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