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里的冥想——《朗读者》的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25 17:5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里的冥想
      ——《朗读者》的笔记

《朗读者》(《Der Vorleser》)
[德]施林克



[ 本帖最后由 加盐 于 2008-5-3 23:46 编辑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4-25 17:54:42 | 只看该作者

|JANE| 这里的冥想——《朗读者》的笔记<一>

第一章04节倒数第2段

一个女人的风韵是完全通过她的内在美来吸引对方的。男人要的性感很多时候就是一种直观的形式,形式美引起的冲动只是粗犷的原始的情欲,而由内心散发出来的那种性感和力量却是男人的意识所不能抗拒的,甚至是纠结一生的情愫。

这种情愫真的是很难让人理解的,男人对性对美的高姿态。



05节第5、6段

这是一个人少年时代一段很真实的对性渴望的陈述。笔者看上去是一种漫不经心的姿态,却又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既好奇又羞赧的心情。然而正是这种心情,使得作者不能对自己内心的渴望置之不理或是袖手旁观,这反到使他更坦白地记叙了自己真实的肉体满足和性选择。


05节8段

行为的失控在我看来恰恰反映了人的一种惰性,这是一个人在面对自己不情愿去做的事情的时候,完全任其自生自灭而不加入任何主观思想审判和努力的行为。很多时候,其实“放弃”的初始意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仅仅是跟随着某种欲望来做事情,于是潜意识里的道德判断便失去了效应。

我们通常习惯对于事不关己的事情抱有这样的态度:“这事情不知道怎么就发生了。”然而,事实往往并不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发生,而是我们根本就不承认自己的自欺欺人。说得偏激一点,这根本就是一种最简单的道德沦陷。



“我被宠爱了,为此我必须要有所报答,以爱的方式报答她,报答我所处的世界。”



“我父亲,为什么我们这些孩子该成为他的是生活呢?我们很快就会长大人,离开这个家。”

这一刻,我想到的竟然是大学离家时父亲暗淡的眼睛,这种眼神中所包含的东西太多了。许多时候我也在想,对于一个对家庭无比依赖和热恋的男人来说,将自己的女儿交托给别人实在是心头割肉,太残忍了,这也是我为什么迟迟不愿告诉他我恋爱了的原因。

孩子总是想着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而父母却总是在琢磨怎么保住这个家。这对于我来说是很矛盾的心情,人虽在,心却已经飞了。我一方面渴望与父母在一起,另一方面我也渴望和我爱的男人在一起。上了大学,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和父母做着一个长期的告别,让他们逐渐适应没有我在身边的日子。



“信仰是对生活的一种承诺,但往往是一种无法兑现的承诺。”



06节9段

对爱情的信仰给了一个男人足够的自信和勇气,这其中也包含着责任和压力,而这种压力确确实实是成熟的契机和跳板。有时候真的很难说,一个男人的成长是否需要感谢他的女人的依赖和宠信。



10节

伤害也是一种权力和资格,在心里占了分量,才会耿耿于怀,愤愤不平。

“最后,当她承认我伤害了她的时候,我很幸福”——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就如同韩寒那时候的说:“恨一个人是需要不断鞭笞自己的。”越是在乎,就越是不能放手释怀,越是爱就越是恨之入骨。



10节最后一段

无论是征服还是控制,都一样是女人表达脆弱的方式。就好比登山者乐意去征服一座山,但征服其力量本身就体现了人相对于自然的渺小和傲慢无知。所以女人所表现出来的反制与愤怒也同样来自于她们对被照顾,被关怀,被爱的渴望。

其实这样说也是因为诸如此类的情感我也有过,同时也对此感到非常苦恼。当然,苦恼的原因是我的确已经察觉到了这样的一种依赖,一种莫名其妙的责令要求。

原本自信独立的女人,竟然会为此越来越摆脱不了自己的男人。



“你可以进来,你可以逗留,你可以越来越熟悉它,但是却不能一点不胆怯。”



“否认——变相的背叛,会使我们的关系失去基础。”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我和K像小偷一样搞地下恋情的日子,尽管本就知道那是见不得阳光的年龄,但每当K把和我出去说成是和刘阳出去,把和我吃饭说成是和刘阳吃饭,把和我打电话说成是和刘阳打电话的时候,我的心里当真是很不是滋味,或者说是非常自卑的。我打心眼里是不喜欢这样一个称谓,更不喜欢一直扮演假刘阳的角色,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将我们的感情以一种偷天换日的方式否认掉了。那么作为一个女人来说,能让我怎么想呢。

今天看到上面那句话,觉得施林德的确是细节写手,我在他的文字里果真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从中我明确地找到了当时心里不舒服的证据,或者说为我当时对K莫名其妙的发脾气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理由和借口。

[ 本帖最后由 加盐 于 2008-11-30 15:43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25 17:55:16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冥想——《朗读者》的笔记<二>

第二章01节

“回忆被留在身后,像一列火车继续向前行驶而把一座城市留在身后一样。它依然存在,在什么地方潜伏着,我可以随时驶向它,得到它。”



04节7段

这种麻木不仁已经变成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关系,一种不需要任何深层次了解的礼貌的关系。当我们不想积极去面对我们不愿意面对的人的时候,通常我们习惯了表现出这种麻木不仁。

K有的时候就说我在对待人的问题上太过直截了当了,有点像8岁一样的孩子气。其实说实话,每个人都有能力装得和整个世界都很友好,毕竟这是当今社会所要求你必备的素质,但就像我写过的一篇文章《笑着落泪》里说过的,那样虚假地微笑的时候,我只能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快乐了,行尸走肉般地握手,皮笑肉不笑地微笑。

每每想起这些来,我真的觉得这个世界太虚伪了,太不坦白了,太做作了,而我们又如此无可奈何地沦陷其中了。


04节8段

日本人也是以同样的甚至是更甚几倍的麻木不仁对待杀人和死亡,他们烧杀、掠夺、强奸、侵略……他们眼瞅着生灵涂炭,却依然面目狰狞地讥笑着。残毁一个生命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样,丝毫不能触碰他们的道德良知和人格底线,他们把杀人看得很轻,如同日常生活一样。残忍,冷酷无情,肆无忌惮,刺刀在他们手里如同游戏的工具,白的进去,红的出来,都是一瞬之间的事情。

记得《东京审判》里面,一个反战的日本人在死前说过一句话:“弟弟是我杀的!他还是个孩子啊,当一个孩子的双手沾满了鲜血,变成了一个杀人如麻的魔鬼的时候,我只能选择杀了他。”

——这是什么,这是对生命的反思和悔过。

民族仇恨在生命的高贵面前本就是一文不值的。有一次清醒,便是对这种麻木不仁最正面最直接的嘲讽。



06节

阶级本就个是层层递进的体系,权力之下的压榨就是命令,“抗者亡”本来就是被默认了的道理。,作为一名纳粹战犯,一句“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呢?”——让所有人乍舌。

很多时候,道义的选择是没有出路的。作为一个下级的纳粹看守员,你本就没有任何权力坚持你的正义。我们不能强制地要求一个普通人的思想高度和行为准则和圣人一样,换位思考的过程中,你很快就可以发现处在别人的位置上你也不可能为所欲为,不可能充当救世主。这就是为什么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很多人都显得虚假而做作。



10节5、6、7段

一个女人的秘密——她是个文盲。

看到这里,一下子恍然大悟了。前文的蹊跷之处一一迎刃而解。然而这之中最最感染我的,是汉娜为自己不会读书写字而感到的耻辱,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虚荣心占据了她的生活空间,于是她残忍,她易怒,她不择手段地逃避揭开事实的真相。我在这一瞬间,竟也不知道对她到底是该同情还是憎恶了。

女人的倔强虚荣和争强好胜最终断送了她的幸福,从当年在监狱的看守所里,到她扭曲的性爱和恋情,再到为自己申诉的法庭上。在维护她的真理与准则的同时,她把所有的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这到底是为了避免外界的羞辱,还是她本身就太过脆弱。



11节最后一段

正如书里所说的:“有人想毁掉自己,故意毁掉自己,你就能挽救他么?”

主观上放弃了希望,放弃了属于自己的权利,而这样做的理由就是要去掩饰自己是个文盲。我很欣赏作者这时的态度:“如果把用于掩饰真实谎言的精力用在学习上,恐怕她早就能学会读和写了。”

不可否认汉娜的这种心理很普遍。其实有些时候当我碰到了一些喜欢探究政治问题的家伙,听他们侃侃而谈神采奕奕,而自己却插不上嘴的时候,我反倒习惯了自己安慰自己:天呐,关心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呢,我根本不需要与其为伍。但是坦白的说,如果承认自己就是比别人懂得少,然后尽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恐怕我的学识也早就比现在渊博了。

不知何故,在看到作者这句话的时候,内心一下子被激怒了,怒于自己为什么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主动一点,再多学一点。



“你没有理由把别人认为对他们有好处的东西至于他们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之上。”

这应该是个人尊严和自由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如此强烈的要求平等和自由。我们不允许父母或者其他人介入,尽管是很琐碎的小事情,也不可以。

很多学者都把八十年代的孩子评价为放荡不羁的一代,但我真的很难认同这样的说法。每个年代的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毕竟社会环境,成长模式都有太大的差别,我们所受到的熏陶,所处的环境都是有特定因素限制的,不属于我们圈子的人没有权力评价我们。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就如同一个医生无权干涉一个司机的方向,一个老师无权断定一个商人的对错一样。五十年代的人有什么权力说富裕?六十年代的人有什么权力说安定?七十年代的人有什么权力说民主?时代与时代的差距是客观的,时代与时代的代沟是必然的,谁都没有权力凌驾于谁之上。



13节

当你以最残酷的方式知道了一个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的时候,这两部分就会重叠起来干扰你的思路。柔弱的,残忍的,欢愉的,卑劣的的她……总是掺杂在一起,让你失去平衡的支点。

我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痛苦,如同万物纠结在一起敲响了他家的门。集中营里卑鄙凶恶的女魔头的形象和怀抱里妩媚妖娆的小女人的形象,是如何纠缠着他,我想,他了解汉娜越多就越是无法释怀,自责本身就是出于明明知道爱她是有悖伦理道德的,但就是偏偏无法挽救自己。

这已经不是谁与谁的斗争,而是一个人内部的矛盾。相比之下,这种矛盾对人的摧毁力更大。



14节

看了这一段,我想我还是要回归到先前对战争,对杀人动机的认识。我真的不能太宽容,不能想当年毛泽东一样大手一挥不计前嫌。把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日本人扫荡中国的行为,归结为执行任务和遵守命令,真的就可以作为杀人的理由么?这一刻,我实在不知可否。

这种对生命的麻木不仁已经到了让我憎恶的地步,很显然这种憎恨已经占据了我的头脑。其实这种意识每个人都有,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欧洲的刽子手们在收入如此丰厚的前提下,还是有那么多人不能承受这种心理谴责而自杀。即使刽子手的工作就是杀人,甚至他们本身对处死者没有任何仇恨,但是湮灭一个生命确实是一个正常人无法承受的精神压力,如此的罪恶感绝不会让我们心安理得。



15节倒数第二段

很明显,怎样去说服自己,让理解比谴责更难实现。

但是这又让我想起了《我叫金三顺》里面的一句话:“人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对方。”即使是理解,也不过是自己在给自己排忧解难,这和他人真的没有任何关系。
4
 楼主| 发表于 2008-4-25 17:55:41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冥想——《朗读者》的笔记<三>

第三章01节6段

我的历史老师一直在给我们灌输这样一个思想,那就是应该如何对待学生运动。最鲜明的例子恐怕就是五四运动了,而这暴露出学生运动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跟风”严重。

五四运动的契机是前一天晚上某位学生挥指而就的一篇血书,千千万热血青年被这一方殷红所触动,激情是有的,愤懑是有的,胆量是有的,可是却唯一缺了智谋。

五四运动当天,有多少当届大学生会聚在天安门广场,每个人都在叫嚣,都在愤怒,都在叫骂,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我们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

队伍中一个声音说了:“把在华日本领事馆砸了!”好,一群人风风火火去了,人家告诉你今天日本领事馆公休——好吧,撤。另一个声音又说:“去找美英驻华领事馆!”好,又是一堆人浩浩荡荡来了,人家说不让你们学生进——好吧,再撤。最后一群书生气的大学生找不了外国人的碴儿,那就去整中国人好了,于是打了章宗祥的人,烧了曹汝霖的房,又一次内讧一样的运动,自己人让自己人脸上挂不住,这就是学生干出来的事情。

那么现在看来,这又是怎样的一个被我们中国学者称为伟大的运动呢?学生运动到底存在多么大的历史价值?

在我看来,这简直就像是一场闹剧。无组织、无纪律、无目的,仅仅凭借着一腔热血,和所谓的一纸空谈,学生运动所留给我的印象到底也只剩下两个字——幼稚。

学生在客观上讲毕竟还是一个不健全不成熟的群体,无论从思想意识还是行为准则来看,学生运动的的确确存在很多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又绝不能因为其结果的好恶而被我们所忽略,甚至是被变相宣扬。我想这样做,只能扭曲历史的真实性。



01节9段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爱情无道德。”

圣洁的爱情可以发生在天堂,但这并不表示它不可以发生在地狱。我觉得世间唯一不需要横加指责的就是爱情,这之中不在乎对错,也没有所谓的伦理道德的约束。

这又让我想起许多冲破人们普遍意识观念的爱情,比如前一阵与癌症赛跑的夫妻,比如年龄相差50多岁还执意要去领取结婚证的老人和女人,比如经历一次车祸却还恩爱如初,烧伤面积大80%的患难夫妇……这些在我们看来很震撼,很感人,很不可思议的爱情,的的确确并不因着对错而存在,他们的存在似乎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因为出演《将爱情进行到底》而小有名气的春晓前一阵就爆出和和一名潜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有恋爱关系。虽然之前她并不知道自己男友的真实身份,但是当真相大白之后,春晓仍然很坦直地说:“不管他曾经是谁,曾经做过什么,但至少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是快乐的,所以我不否认我爱过他。”听到这样的话你很难严厉责备当事人什么,毕竟任何人选择怎样的爱情都是他自己的自由和权利,你没有资格对此指手画脚,不是么。

所以我不喜欢作者在这里的态度,就算你曾经的所作所为是有罪的,那又怎样呢?

不过作者显然不会让我失望,在这一节的结尾,我听到了满意的答复,正如他所说,这是德国一代人的命运,无法逃匿的命运。


02节2段

对第一个女人的铭记到了无法用现实生活去覆盖重来的地步,记忆深处总有那么一些东西纠缠不清,这让我想到了《A Walk to Remember》的一句话:I'll always miss her. But our love is like the wind, I can't see it but I can feel it.

什么看起来都不对:感觉不对,气味不对,地方不对。两个人不能默契地融为一体,这是精神和肉体的不统一,致使结合的过程不能完美到他预期的地步。也许人潜意识里就是对某些东西有所渴望和期待的,而当这个渴望不能被实现被充分体现的时候,内心深处就会对其产生强烈抵触,乃至到了抗拒。意识抗拒让行动也受阻,灵与肉一旦相互排斥也就不存在彼此的信任和爱。

这是人本性的一种体现,往往不具备什么主观性。


03节3、4段

每个生活细节里都延续着她的记忆,是的,记忆尤如车窗外被留在身后的城市,你可以随时召唤它回来。而这个城市中你所充当的角色就是曾经的你,既然都是自己的东西,又有什么耻于挂齿的呢。

逃避,永远都不可能忘记。刻意回避的东西永远都是最在乎最深刻的记忆,你可以绕路而行,但你的城市绝不可能悄然隐去。


10节

对于结局,我的理解可能和K还是不尽相同的。

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说,汉娜最后的死带着一种尊严的强硬和高傲。我想她最终不能容忍的或许并不她对命运的绝望,而是逃脱不掉的衰老。是衰老带给她的无比巨大的生命落差,当她不再美丽,不再是男人眼中不可一世的女神,不再簇拥着崇拜的眼神和温婉的拥抱。别人以一种高姿态出现,剥夺了她曾经美丽,曾经迷人,曾经摆布众人的魅力。此刻,她感觉到,自己已经失宠了,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坠落,无可奈何的让步,无可奈何的屈首。如果是我,或许也无法承受如此的生命之重,无法正视,无法隐忍,无法苟且偷生地活着吧。

女人的逻辑,永远都是哗众取宠的。
5
发表于 2008-5-3 16:43:13 | 只看该作者
确是好书。
好书也永远寂寞。值得为我们慢慢去发现。
有机会找来读这本楼主的经典推荐。
6
发表于 2008-5-6 19:15:57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Kate Winslet 演的同名电影~~
明年的冲奥力作啊~~
7
发表于 2008-6-27 10:55: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莞尔惜昔 于 2008-5-3 16:43 发表
确是好书。
好书也永远寂寞。值得为我们慢慢去发现。
有机会找来读这本楼主的经典推荐。


嗯,对呀。好的书往往都是如此的

安静而寂寞
8
发表于 2010-8-16 20:48:50 | 只看该作者
改编的电影我看过
9
发表于 2010-12-13 15:23:41 | 只看该作者
恩  书和电影我都看了
电影里的尺度还蛮大的
Kate Winslet 的又一好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追忆白。

GMT+8, 2024-5-15 10:50 , Processed in 0.30061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