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白。

标题: 在灵与肉之间徘徊,向左走?向右走? [打印本页]

作者: DaisyMK    时间: 2008-5-2 19:47
标题: 在灵与肉之间徘徊,向左走?向右走?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沉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消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脚踏实地”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状态,我们没有翅膀。可为什么古今中外的人们死后都希望升上天堂,而不是做大地之子呢?难道人的本能欲望潜意识里是选择轻吗?于是,轻与重的对立,成了死与生的矛盾。。。
  
  灵魂与肉体
  《天使之城》里Nicolas Cage宁愿放弃天使的一切,放弃每天日出日落时的天籁之音,而选择从高空坠落,经历痛苦和折磨,只为体验肉体之身,体验人间最平常也是最无价的喜怒哀乐,找寻那种为了真实的体验,放弃永恒的永生的平和的理由。"如果不能感受微风,那有翅膀又有什么用呢?"。。。
  电影里说医生的责任是把人类从梦幻拉回现实,从虚渺拉回真切实在,从苍天拉回大地;而天使的任务则是把人类引向天堂。我在想,托马斯也是外科大夫,他会选择轻还是重呢?事实是,他选择了同时体验人的两种状态,选择了做两个自己。一个是灵魂的,一个是肉体的。当他和特雷莎在一起时,他是前者,特雷莎是他的“诗化记忆”,而当他和情人们纠缠在一起时,是后者,只是世界上的另外一堆碳水化合物。
  
  灵魂的重量
  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段话:“科学家说,人死了会减少21克,所以21克是灵魂,也是生命的重力,代表着灵魂的分离...”灵魂真的只有21克吗?可是如果没有灵魂,人便也只是虚无的肉体的存在。当21克的灵魂覆盖在躯体上时,那便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因为那21克代表了人作为“人”存在的最基本意义。也许,充实与虚无之间仅差21克。没有那份轻虚,生命也不会这般重实。
  
  同性关系
  我想,同性恋应该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吧,是爱的最高境界。因为爱的本质是思维,是思想,是一种可以被人类所感知的感觉。爱的对象只是形式而已,男性、女性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同性恋应该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分离。
  
  道德观的混乱
  裸体自然主义,以人为美,以是否尊重人的本性为美的标准。只是简单的躯体之美。那是一种思想的美和肉体的美的不同步。
  现代世界的混乱不只是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混乱,而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对人的本体意识的淡漠和颠倒。古代人们没有完全了解自身,天体自然主义使人们以自己的躯体为美,因无知而崇拜尊重;到了现代,科学的进步和思想的开放都使得人类进一步认识了人的本体,不同的是,当人们了解后,便抛弃了这种美,现代社会“肉体”已经成了“肮脏、兽性、原始欲”的代名词。这种对“自我本体”的遗弃是最为显著的道德沦丧。人类社会的进步当然不应该以道德的下降为代价,这是畸形的。
  
  媚俗与存在
  媚俗,Kithcs,是我们苟且活在世上的唯一工具和状态。媚即迎合,谄媚;俗即大众的思想,历史的潮流。如果我们注定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那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逆风向而行。周围的海水是无尽的无形压力,她们拥抱着我们一起旋转,直到我们从实体到虚无。虽然痛苦,虽然无可奈何,但是看起来很美,就像童话中的美人鱼,最终化为泡沫般轻盈。。。然而媚俗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就像痛苦不是应该痛苦,而是觉得痛苦。幸福也不是应该幸福,而是觉得幸福一样。于是,媚俗就像一面双面镜。在社会的层面,它是集体的意志,是说给大家听的谎言,而在个体方面,它是那本带有明显个人印记的独一无二的日记本;对外,是对现实的盲从乐观,我们拒绝思考,因为谁也不想过分的凸现自己的异性,对内,我们一遍遍的自我认同,以平衡在社会中丧失的自我。人类就是这样不断重复的平衡“大我”和“小我”的关系。米兰昆德拉说“媚俗是掩盖死亡的一道屏风,在被忘却之前,我们会变为媚俗,媚俗是存在与遗忘之间的中转站。”我想,因为媚俗,我们的生命在拒绝本体和迎合本体之间旋转。要么存在,要么被遗忘,这之间仅仅取决于你是否媚俗的生活态度。事物的本质变了,人们的生命都从最初的实在转向了未知的虚空。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干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这是作者提出的疑问,可惜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们人生的Debut。。。Einmal ist Reinmal ,只有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活。人的一生是一张永远不能成为正式作品的草稿,是一场永远不能正式登上舞台的彩排。
  
  重还是轻?
  托马斯是用自己的重从萨比娜地方换来轻,他信奉灵与肉的分离,萨比娜于他是“顺水漂来的篮子”;而萨比娜却是用自己的轻从托马斯地方换来真实、苦难,因为她无法忍受托马斯在肉体上对她的背叛。
  
  作者说“只有一样是确定的: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我想,神秘是因为它的不可预知,最重的压力和最轻的真空一样都属于人们经验之外的四维世界;而模糊则表明了轻与重相互为存在的依据。有时我们追求生命的意义,但体验到的不一定是沉重的负担,而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也不一定会使我们的灵魂变得轻盈。
    
  世界是如此丑陋,没有人会愿意起死回生。
  当北极靠近南极,当两极几乎相触及时,地球就会消失,人类就会跌入真空,令人晕头转向,经不住堕落的诱惑而倒下。而在真空的世界里,我们的一切存在都没有了意义。。。
  
  而为什么说生命不可承受的是轻,而不是重?
  因为重给予我们生命,而轻,给予我们毁灭...

作者: 左颜澈。    时间: 2008-5-2 20:50

可是为什么同性也要做爱呢?
我接受同性恋。
但不能接受他们的性爱。

作者: 彼岸行走    时间: 2008-5-3 16:28
也也许同性恋的人更在乎的是灵魂的爱吧!
作者: 莞尔惜昔    时间: 2008-5-3 16:35
很好的思考文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需要细细品读的作品。
初次读时,只觉晦涩。
随着年岁渐长,感悟应会深起来了。
作者: 亦舞    时间: 2008-5-3 19:42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不能接受全部说明你根本就不能接受同性恋
作者: ______柠檬tea。    时间: 2008-5-4 01:12
读了这篇文章,为什么我又想起了那句话

“灵魂是累的,停骗了南方,读北方痛的深山”
作者: valeri    时间: 2008-5-17 10:08
为什么同性恋不用做爱?是人都有需要
同性恋本身是正常的 不正常是这个社会定义的
如果要说爱的话就不应该把社会那些观念带进来
爱是发自内心的 一对同性恋的爱和一对异性恋的爱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 亦舞    时间: 2008-5-18 20:58
支持楼上!!!!他们和我们其实是一样的,是社会让他们变的不正常
作者: Lemon°yellow    时间: 2008-6-1 19:54
当你看着两个同性恋的女孩抱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
作者: 日冕。    时间: 2008-7-14 18:11
现在正在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外国文学看起来总是有点累的感觉。
作者: 商白    时间: 2008-7-15 21:51
不错不错 不错的文字 很好的思考
作者: valeri    时间: 2008-7-20 10:06
原帖由 Lemon°yellow 于 2008-6-1 19:54 发表
当你看着两个同性恋的女孩抱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


感觉很好
我经常都看得到
作者: 甘寧。    时间: 2008-7-21 14:53
当我选择生命不能承受的轻的时候
即使   轻  给予我的是毁灭
我仍义无反顾   以这生命为代价

只可惜   我也留恋我的肉身
它是我灵魂的安身之所
我的灵魂也会眷念它


另.很遗憾   回复的一半以上都开始讨论同性恋的问题
不知MK是否有同感
作者: 杳、    时间: 2008-7-22 11:22
性爱。。。性和爱是一体的




欢迎光临 追忆白。 (http://www.ourwhite.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